小心!节日欺诈正悄然逼近……

2024年12月05日

随着12月的到来,2024年也即将画上句号,圣诞节和元旦节将近,电商、银行以及金融机构需警惕欺诈行为,防止其借助节日热潮泛滥。

万事达卡的一项调查显示,2023年全球电商欺诈造成的企业损失高达480亿美元,这一惊人数字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谈及线上欺诈,人们关注的中心往往是零售业,其实金融机构、医疗保健行业乃至物流领域也同样容易受到攻击,其中以银行为最。

Cyberint的报告指出,去年12月的网络钓鱼警报上升了46%,今年,根据Akamai的数据调查结果,仅在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期间,网络钓鱼受害者就激增了150%。不难看出,12月,是各相关方都需要加强预防的特殊时期。

本文将探讨最新的欺诈趋势,常见欺诈策略,以及可采取的应对策略,以保护节日期间线上活动安全。

在线身份欺诈的兴起

不法分子利用登录系统和用户行为的弱点,通过网络钓鱼、凭证填充和暴力破解等手段访问私人账户,进行非法资金操作,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巨大风险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攻击手段在不断升级。网络犯罪分子可以使用更复杂的工具,结合自动化技术提升欺诈工作效率,比如发送更具欺骗性的虚假电子邮件、在更多平台上测试使用被盗信息、暴力尝试弱密码登录。

一旦攻击成功,就会对银行和金融机构产生严重消极影响,因为攻击导致的账户接管和非法交易,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,还会重创机构声誉。

节日期间常见的欺诈行为

节假日期间的欺诈可谓花样百出,下列是部分常见的欺诈方式:

  • 钓鱼邮件:这些电子邮件将自己伪装成合法的客户查询、发货通知或付款请求,诱骗人们暴露敏感信息或点击风险链接。

  • 假发票:欺诈者发送虚假账单,以期在假日期间绕过验证流程。

  • 礼品卡诈骗:骗子冒充公司高管,让员工购买礼品卡,随后收入自己腰包。

  • 超额支付诈骗:犯罪分子在原订单支付失败前超额支付并请求退款,让机构承担损失责任。

这些骗局不仅给多方造成不便,还会扰乱运营、影响客户信任度,带来重大经济损失。

节日期间欺诈的真实案例

节日欺诈并非危言耸听,而是一直存在的事实。

2023年圣诞前夜,俄亥俄州彩票遭到网络攻击,内部应用程序被破坏。虽然彩票系统仍在运行,但手机兑现和奖金领取等服务还是受到了严重影响。2022年12月,卫报网络遭受大面积钓鱼攻击,攻击者在系统中植入了勒索软件,破坏了工资、印刷生产等重要功能。

这些事件表明,金融机构、服务提供商,甚至是公共组织都会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。

金融机构如何防范节日欺诈攻击

面对节日期间欺诈威胁,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采用多层次防御策略来降低风险。

  • 提高防范意识:针对欺诈开展定期培训,帮助员工及客户识别网络钓鱼企图和虚假发票等骗局,同时鼓励他们即时上报可疑情况,以进行针对性处理。

  • 采用人工智能欺诈检测技术:人工智能技术在预防欺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如Veri-id这样的工具可以在不影响合法交易的情况下,实时分析交易模式和用户行为,识别异常情况,如合成身份或异常交易。

  • 强化身份验证方法:多因素验证(MFA)不断演变,已具备传统验证方法没有的优势。FIDO2技术将指纹、面部识别等设备上的生物识别方法与公钥密码相结合,摆脱传统密码验证,提供了更强大的网络钓鱼和证书盗窃防御能力。

  • 审查网络保险政策:网络保险可以减轻数据泄露和欺诈造成的经济损失。自定义设计(例如自保保险)有助于解决合成身份欺诈等新风险的承保缺口。

  • 开展安全审计:5.定期做好系统评估,特别是在节日之前,尽早修复故障,确保防御系统正常可靠。

  • 利用行为分析:6.全面分析用户行为对于识别常规与异常交易至关重要,有助于风险规避。HiTRUST的DiiA(设备和身份智能分析)可以实时监控设备和用户活动,每个会话都可 采集超100个数据点,通过分析数据给出合理判断,如登录位置异常或设备不一致,进而评估交易情况,辅助交易处理。

小结

随着节日的临近,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商机,但同时也潜藏着重大的风险。因此,银行和金融机构必须重新审视其网络安全政策,加强员工培训,并实施更为有力的防御措施。

随着骗子手段的不断演变,他们已经开始利用AI技术以及合成身份进行更为复杂的欺诈活动。企业必须采取更加积极和有效的策略,结合前沿技术,以更好地保障节日期间用户的交易安全,防止重大财产和声誉损失。

要行动,就现在

现在联系HiTRUST,让我们守护您节日高峰的交易安全。

分享: